快速了解水楊酸(Salicylic Acid/BHA)的保養功效

Simplism簡單保養2021-06-01成分專欄,抗痘成份

 

 

Beta Hydroxy Acid,BHA
水楊酸 Salicylic Acid

 

 

脂溶性容易滲透毛孔

水楊酸的化學結構因為帶有「苯環」結構,因此具有脂溶性的特性, 對於含有許多親脂性物質的角質及毛孔親和性高,因此較容易滲入角質及毛孔中, 水楊酸能幫助代謝老廢角質及毛孔阻塞,幫助改善粉刺、痘痘等肌膚問題。

 

白天可以使用嗎?

水楊酸白天可以使用,水楊酸沒有光敏感性,白天使用不會造成皮膚反黑, 使用水楊酸後可以幫助肌膚的老廢角質代謝,所以肌膚表層會是新生的角質, 對陽光比較敏感,因此不論是白天或晚上使用水楊酸,白天都必須要加強注意防曬。

 

濃度限制

長期大面積使用高濃度的水楊酸會造成肌膚刺激性過大引發不良反應,我國衛福部規定含水楊酸(Salicylic Acid)成分之產品, 其成分用於「軟化角質,面皰預防」者,須以特定用途化粧品管理,成分之限量為0.2%~2%,須申請特定用途化粧品查驗登記, 經核准發給許可證後,始得製造或輸入販售。政府把關濃度限制,讓廣大消費者可以安心選用。

 

作用機制
簡單保養胺基酸潔顏霜

 

台灣天氣炎熱加上作息不正常、皮脂分泌旺盛,當肌膚油脂分泌過多, 角質代謝變慢造成角質不正常堆積,粉刺、痘痘、毛孔阻塞、肌膚粗糙等問題叢生。 水楊酸屬親脂性,較容易滲入角質表層,能幫助軟化、代謝老廢角質, 淨化毛孔、通暢毛孔、幫助角質平整、維持肌膚細緻光滑。

水楊酸在文獻中提到的功效

► 控油
水楊酸通過調節 AMPK-SREBP-1 信號通路來減少脂質生成(控油),並通過抑制皮脂細胞的 NF-κB 通路來減少炎症(抗發炎)。1
► 抗發炎
2%水楊酸對痤瘡患者的作用是減少非炎症性痤瘡(粉刺)和炎症性痤瘡(痘痘),增加皮膚的亮度。2
► 抗菌
水楊酸被歸類為β羥基酸,具有抗菌和抗發炎特性。水楊酸透過疏通會導致粉刺的堵塞毛孔而發揮其作用,並減少皮膚的皮脂產生,從而減少粉刺的產生。 此外,水楊酸有助於溫和地代謝皮膚角質。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使用含有水楊酸的外用產品治療某些類型的痤瘡,例如膿皰、丘疹、黑頭和白頭粉刺。3
► 角質代謝
皮膚中表皮細胞的凝聚力取決於橋粒,水楊酸透過破壞角質細胞間橋粒連接,減少細胞間的粘附,並導致這些角質細胞連接鬆動和隨後的脫離,進而達到角質代謝的作用。4角質代謝的效果會因為pH值高低而不同,pH值低效果會比較好,但刺激程度也會較高,pH值較高效果較弱,但也較溫和。
► 代謝淺層斑
高濃度煥膚:每兩週用30%的水楊酸進行全臉煥膚,為期3個月,研究證實,水楊酸煥膚有利於亞洲痤瘡患者美白臉部肌膚。5
► 抗痘研究
對四項臨床研究和粉刺試驗的回顧證明了0.5% 和 2% 水楊酸溶液治療尋常痤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三項安慰劑對照研究和粉刺分析中, 水楊酸減少了原發性病變的數量,從而減少了與痤瘡相關的所有病變的數量和嚴重程度。水楊酸的比較研究表明, 它在減少痤瘡病變的總數方面優於過氧化苯甲醯。對水楊酸的不良反應通常僅限於少數患者發生的輕度局部刺激。6

 

*參考資料

  1. Lu, Jin et al. “Salicylic acid treats acne vulgaris by suppressing AMPK/SREBP1 pathway in sebocytes.”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vol. 28,7 (2019): 786-794. doi:10.1111/exd.1393
  2. heresia Niken Wijayanti, Theresia Niken Wijayanti. "The effectivity of 2% salicylic acid on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 "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Berkala Ilmu Kedokteran)[Online], 33.02 (2001)
  3. Assessing Salicylic Acid for Acne.
  4. Arif, Tasleem. “Salicylic acid as a peeling ag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vol. 8 455-61. 26 Aug. 2015, doi:10.2147/CCID.S84765
  5. AHN, H.H. and KIM, I.-H. (2006), Whitening Effect of Salicylic Acid Peels in Asian Patients. Dermatologic Surgery, 32: 372-375.
  6. Zander E, Weisman S.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with salicylic acid pads. Clinical Therapeutics. 1992 Mar-Apr;14(2):247-253. PMID: 1535287.

 

 

Beta Hydroxy Acid
BHA
水楊酸 Salicylic Acid

 

 

脂溶性容易滲透毛孔

水楊酸的化學結構因為帶有「苯環」結構,因此具有脂溶性的特性, 對於含有許多親脂性物質的角質及毛孔親和性高,因此較容易滲入角質及毛孔中, 水楊酸能幫助代謝老廢角質及毛孔阻塞,幫助改善粉刺、痘痘等肌膚問題。

 

白天可以使用嗎?

水楊酸白天可以使用,水楊酸沒有光敏感性,白天使用不會造成皮膚反黑, 使用水楊酸後可以幫助肌膚的老廢角質代謝,所以肌膚表層會是新生的角質, 對陽光比較敏感,因此不論是白天或晚上使用水楊酸,白天都必須要加強注意防曬。

 

濃度限制

長期大面積使用高濃度的水楊酸會造成肌膚刺激性過大引發不良反應,我國衛福部規定含水楊酸(Salicylic Acid)成分之產品, 其成分用於「軟化角質,面皰預防」者,須以特定用途化粧品管理,成分之限量為0.2%~2%,須申請特定用途化粧品查驗登記, 經核准發給許可證後,始得製造或輸入販售。政府把關濃度限制,讓廣大消費者可以安心選用。

 

 

作用機制
簡單保養胺基酸潔顏霜

 

台灣天氣炎熱加上作息不正常、皮脂分泌旺盛,當肌膚油脂分泌過多, 角質代謝變慢造成角質不正常堆積,粉刺、痘痘、毛孔阻塞、肌膚粗糙等問題叢生。 水楊酸屬親脂性,較容易滲入角質表層,能幫助軟化、代謝老廢角質, 淨化毛孔、通暢毛孔、幫助角質平整、維持肌膚細緻光滑。

水楊酸在文獻中提到的功效

► 控油
水楊酸通過調節 AMPK-SREBP-1 信號通路來減少脂質生成(控油),並通過抑制皮脂細胞的 NF-κB 通路來減少炎症(抗發炎)。1
► 抗發炎
2%水楊酸對痤瘡患者的作用是減少非炎症性痤瘡(粉刺)和炎症性痤瘡(痘痘),增加皮膚的亮度。2
► 抗菌
水楊酸被歸類為β羥基酸,具有抗菌和抗發炎特性。水楊酸透過疏通會導致粉刺的堵塞毛孔而發揮其作用,並減少皮膚的皮脂產生,從而減少粉刺的產生。 此外,水楊酸有助於溫和地代謝皮膚角質。美國皮膚科學會建議使用含有水楊酸的外用產品治療某些類型的痤瘡,例如膿皰、丘疹、黑頭和白頭粉刺。3
► 角質代謝
皮膚中表皮細胞的凝聚力取決於橋粒,水楊酸透過破壞角質細胞間橋粒連接,減少細胞間的粘附,並導致這些角質細胞連接鬆動和隨後的脫離,進而達到角質代謝的作用。4角質代謝的效果會因為pH值高低而不同,pH值低效果會比較好,但刺激程度也會較高,pH值較高效果較弱,但也較溫和。
► 代謝淺層斑
高濃度煥膚:每兩週用30%的水楊酸進行全臉煥膚,為期3個月,研究證實,水楊酸煥膚有利於亞洲痤瘡患者美白臉部肌膚。5
► 抗痘研究
對四項臨床研究和粉刺試驗的回顧證明了0.5% 和 2% 水楊酸溶液治療尋常痤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三項安慰劑對照研究和粉刺分析中, 水楊酸減少了原發性病變的數量,從而減少了與痤瘡相關的所有病變的數量和嚴重程度。水楊酸的比較研究表明, 它在減少痤瘡病變的總數方面優於過氧化苯甲醯。對水楊酸的不良反應通常僅限於少數患者發生的輕度局部刺激。6

 

*參考資料

  1. Lu, Jin et al. “Salicylic acid treats acne vulgaris by suppressing AMPK/SREBP1 pathway in sebocytes.”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vol. 28,7 (2019): 786-794. doi:10.1111/exd.1393
  2. heresia Niken Wijayanti, Theresia Niken Wijayanti. "The effectivity of 2% salicylic acid on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 "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Berkala Ilmu Kedokteran)[Online], 33.02 (2001)
  3. Assessing Salicylic Acid for Acne.
  4. Arif, Tasleem. “Salicylic acid as a peeling ag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vol. 8 455-61. 26 Aug. 2015, doi:10.2147/CCID.S84765
  5. AHN, H.H. and KIM, I.-H. (2006), Whitening Effect of Salicylic Acid Peels in Asian Patients. Dermatologic Surgery, 32: 372-375.
  6. Zander E, Weisman S.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with salicylic acid pads. Clinical Therapeutics. 1992 Mar-Apr;14(2):247-253. PMID: 1535287.
您可能需要的商品